讲座纪要|【浙江大学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14讲】龚缨晏:单幅“天下图”——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内在延续性与域外元素的吸收
2023年5月8日下午,浙江大学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14讲在紫金港校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嘉宾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龚缨晏教授。龚老师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地图学史等领域的专家,他此次演讲的题目为“单幅‘天下图’——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内在延续性与域外元素的吸收”。讲座由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罗帅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刘进宝、韩琦、孙英刚、杨雨蕾、杜正贞、秦桦林、潘敦等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现场聆听,另有百余位同好线上参与。
讲座伊始,龚老师强调了古代中国人绘制地图的基本观念,即“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早期中国单幅“天下图”主要为绢绘,至宋代出现了石刻版本。现存宋代石碑主要有5幅,分别是:四川省博物院藏《九域守令图》(1121年);陕西省博物院藏《禹迹图》及其背面的《华夷图》(1136年);镇江博物馆藏《禹迹图》(1142年);苏州博物馆藏《地理图》(1247年)。此外,还有一幅绘制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的石刻“天下图”拓片,即日本京都东福寺栗棘庵收藏的《舆地图》,该图是现存明代之前的中国地图中注记数量最多、历史及地理信息最丰富的单幅地图。
接着,龚老师指出,从16世纪中期开始,大型单幅“天下图”开始从官府走向民间。主要特点是采用木版印刷,绘制者往往是民间知识分子,绘制目的是为了在民间销售获利。最早的实例是1574年中国商人运到菲律宾马尼拉,后又呈送给西班牙国王的《古今形胜之图》,这也是迄今所知最早传入欧洲的中文“天下图”。类似的例子还有藏于日本尊经阁的《备志皇明一统形势分野人物出处全览》。
然后,龚老师将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的绘图观念进行对比,将二者之间的差异总结为:大地是平面或是球体、绘制地图是否需要投影以及是否追求地理信息的准确三方面。最早对中国传统地图学产生影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通过绘制世界地图,介绍了当时的西方地理学知识,包括地圆说、经纬度知识、地图投影方法、异域国家等。《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乾隆天下舆地图》《天下九分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均可见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的影响,但地理位置仍较随意,在布局上仍然以中国为中心,将经纬线仅用作地图的装饰。
最后,龚老师总结到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传入中国后,通过持续变异,最后演变为全球化时代一种怪异的“天下图”。但这正说明了中国古代既具有顽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具有非凡的吸收和同化能力。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在交流环节,龚老师与师生们就日本东福寺栗棘庵《舆地图》的尺寸和题记、单幅“天下图”与徽州年画的关系、中近东地理学与欧洲地理学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以及对西部地理的认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整理:凌丽华
校对:罗帅
编辑:孟舒涵
审核:瞿萧荻